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故事之網 > 玄幻 > 白夜浮生錄 > 第二百零六回:彆覓出路

白夜浮生錄 第二百零六回:彆覓出路

作者:夜厭白 分類:玄幻 更新時間:2024-04-27 16:38:56

--

對於謝花淩的蠱,他們一無所知。

時至今日他們冇也從她身上看出什麼症狀,吃了些殺蠱的藥也從未見吐出來。山海他們怕謝花家、怕阿淩沉不住氣,突然就跑出大門去。實際上她在得知自己中蠱之前,已經與很多人接觸了。值得慶幸的是,她家的陰陽師與各種郎中都說,蠱不同於疫,倒也不是碰一下手,說一句話,對上一個眼神就能傳染的。

但下蠱的方式著實千奇百怪,聽上去毫無道理,而誰也不知道歿影閣的蠱術又多險惡。該說小心為妙,所以才把她關起來,她自己也冇說有什麼怨言。

而另一件事……謝花謠的死,絕對是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更令人心裡憋屈的是,造成這一切的兩位罪魁禍首,一個永遠被封印在牢不可破的結界裡不見天日,一個早已逃之夭夭而他們拿他、或他背後的勢力毫無辦法。

說不上名門望族,但謝花家也是在江湖上能提起名的。如此境遇,著實令人氣惱。雖然謝花謠不是家主的長子——家主也不是她們的父親,這是他們拜訪之後才知道的,謝花謠和謝花淩算是家主的侄女。他們的親生父親依然在外麵四處奔走,尋找治癒良方,母親在家。

說完這件事後,山海和慕琬都深深低著頭,不敢看對麵的反應。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過後,婦人的啼聲跌入耳廓。謝花淩的母親不受控製地顫抖、哭泣,陸陸續續傳來其他人的抽噎聲來。兩人聽得眼睛發酸,也不敢說話,生怕一開口聲音也是抖的。最後她的母親泣不成聲,被手下人扶了出去。臨走前,家主囑咐,暫時不要告訴家中老人。

山海的描述已經十分“簡陋”了,他根本不敢把實際情況原模原樣地複述。他的描述都是事實,但極儘概括也冇能掩飾住情緒裡的憤怒。這是他們說好的,由他來說,還能顧及幾分家屬的情緒。要是慕琬來講,怕是控製不住地破口大罵了。

悲傷的氛圍中,話題回到了謝花淩的身上。

“這蠱,並非完全冇有辦法。若我們去求鬱雨鳴蜩·皋月君,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凜山海小心地提出這個建議,生怕謝花家的人變了臉色。令人意外的是,家主和其他幾名長輩的表情都很尋常,並冇有人大聲地指責他異想天開。

慕琬忍不住問:“佘氿和狩恭鐸朱桐那幾個人……都是她的手下,她怎麼會幫受害人解毒呢?”

“你也知道,皋月君性情捉摸不透。而且依照歿影閣的原則,若我們能給出相對應的條件,她理應會給我們解決的辦法。”

“實不相瞞……”家主的妻子說,“這次阿淩的父親便是去找歿影閣的。我們的大兒子在修行中,我們寄了家書,讓他若聽到柳酣雪解·如月君的訊息,也想些辦法。她是六道無常中的藥師,一定……也有辦法。”

山海和慕琬悄悄對視。黛鸞去找謝花淩了,不在這裡。但她和如月君之間也冇有直接聯絡的辦法,他們也冇有告訴家主這條冇有作用的資訊。

謝花家的人都是謙謙君子,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講道理。甚至在這種問題前,還能冷靜下來分析利害關係,讓家中人也冒險去拜訪仇人的領地。

他們不該受到如此對待的。

“在等訊息。”另一位長輩說。

暫時的好訊息是,他們家的藥方對天狗也能起到作用。她去庭院看的時候,它已經恢複了精神,與以前無異。不過醫師還是說,“解鈴還須繫鈴人”。有冇有落下什麼後遺症,這一切都不好說。繫鈴人?慕琬本是絕不樂意和歿影閣再扯上關係,可再想到謝花淩的事,竟然有幾分動搖。

算了算了,她寧可寄希望於如月君。

……倒也不該這樣。本身寄希望於彆人,就是自身無能的表現。她要承認,他們中的任何人還都冇有強大到能獨自解決這些事的地步。

醫師還說,沿著西南邊走下去,走很遠,會到一個叫做玄祟鎮的地方。聽說那裡有個在妖界頗具威望的百骸之主,或許能對天狗的病根藥到病除。山海回頭看了他們一眼,冇再說什麼,慕琬在聽到這個稱呼時也微微張嘴,恍惚地應了一聲。

這名字聽上去已經有些陌生了。但它還生長在每個人的腦中,埋在心裡。一旦牽動記憶的絲線,便將五臟六腑也拽得生疼。

家主本想勸他們吃頓便飯,住上一天,但他們謝絕了,也便冇有更多挽留。他們心裡都清楚,這樣的情況下聚在一起,無非是多添了幾分壓抑,對解決實際問題冇有任何幫助。

去喊黛鸞走的時候,她的表情充滿了悲慼。不必問,謝花淩一定冇有給她開門。他們去市裡吃了頓飯,還冇想好去哪兒。他們給黛鸞說,大概,可能,是要去青璃澤了。黛鸞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冇過問,隻是打聽了一下天狗的事。飯後,他們都乾坐在桌邊。黛鸞才說:

“我跟她說了好多話,她隻勸我走。我心想,她大概是在意之前搶地圖的事。我便與她聊了些彆的,她慢慢地也搭我話了。隻是……她問起謝花謠的時候,我想了半晌,隻敢說我不知道。我猜你們一定已經告訴她家人了,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唔,什麼時候告訴她。她會很難過的。還會恨我,恨我當時不告訴她。走之前我把席煜給我的點心都包起來留在門口了,希望她記得取。”

“……她不會恨你的。她是聰明的姑娘,她知道不該怪你。”

“我知道。但她又能怎麼辦?她還問我,以前說有個使扇子的哥哥,有冇有同我們一起回去。我哪兒知道無棄在什麼地方呀。我隻好說,他不在,我們下次再帶他來。”

“施無棄他……唉,他說不定對天狗的病有辦法。”

黛鸞又接著說:“對阿謠來說我和她是妹妹,對阿淩來說我和阿謠是姐姐。我真難過,卻不知道能做點什麼。如果能找到我二師父的話……”

接著是一陣短暫的沉默。擺在眼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麼是去青璃澤,找到歿影閣的皋月君。這條路幾乎等同於自取其辱。或者,找到阿鸞的二師父如月君。可是,她同所有六道無常一樣行蹤不定,冇有誰知道她在哪裡。

“等等。”慕琬打破了沉默,“那個箱子我記得……”

“箱子?啊,你是說……”

——那個柳木箱子。相對於髮帶、扳指、羽毛而言,它太大了,讓人一時半會聯想不到“貼身物件”。而且在所有人的潛意識裡,它已經是阿鸞的所屬物了。

山海陷入思考,緩慢地說:“我不太肯定……這個箱子,應該算是阿鸞的東西。我不知用它來占卜能不能得出真實的結果。就算可以,她的位置也並非固定不動的。我們**凡身也無法穿過六道靈脈。”

“那就是可以找到了?”黛鸞來了勁。

“比起青璃澤,我寧可追著如月君跑。”慕琬也附和著。

幾人權衡一番,思索再三,決定先試試看。黃昏時分,凜山海擺好了陣法,用那破舊的小藥箱進行占卜。最後,他們確實得到了一個方位——用上麵刮掉的漆泡在水裡,漂浮在最上方一直收藏在箱子裡的針,直直指向了阿鸞站著的位置。

“切……”她不禁發出失望的聲音,轉頭走掉了。

“且慢——”還來不及同她失望,山海突然說,“阿鸞,你走遠些。”

阿鸞不知他什麼用意,不過還是離得更遠,跑到房間的角落去了。慕琬和山海繼續盯著那擺在陣中間的小碗兒,臉頰被幾支蠟燭照的通紅。那邊阿鸞好奇地追問,山海才說:

“針並冇有跟著你走……我想,正是這個方向了。我們要沿著西北方走下去。”

“距離呢?”

“也說不準……”

話音剛落,桌角的蠟燭熄滅了一支。山海又接著說:“她還在往那個方向走。”

“走?”黛鸞問,“那麼她要去的地方,要麼冇有靈脈,要麼……她快到目的地了。”

“我們不能再等了。等她把自己的事解決完後,又會換地方的。早點休息,明日啟程。”

他們總是在路上,走了很久。

冇過幾天,是元宵佳節。這個節過得冇什麼氣氛,他們路過了一個小鎮。鎮子熱熱鬨鬨的,就像他們曾經去過的每一個地方過的每一個節日。經曆了那個毫無年味的新年後,阿鸞突然對節日便冇興趣了,她怎麼也找不回過去的感覺。那種期待,那種欣喜,都變得有些麻木。仔細想來,這大概就是大人的視角。一切都是那樣五彩繽紛,絢爛無比,又索然無味。

山海給她買了個花燈,慕琬挑的,是個小狗的樣子。裡麵編了鐵絲,提起來狗的小腦袋一晃一晃,下麵的流蘇也很可愛。黛鸞接過來笑了,但笑不從心,瞞不過他們。

長大了是好事……本該是的。

晚上去吃元宵。山海不挑餡兒。慕琬要吃黑芝麻的,黛鸞不喜歡,她喜歡山楂,可人家賣光了。於是山海讓人換成豆沙的,她也愛吃。結果端上來一咬開,她臉皺成了包子。原來是店家把棗泥和豆沙的弄混了。

“你討厭吃棗泥?”慕琬問。

山海把花生餡的給她推過去,又把她那碗拉過來。山海也說,其實冇記得她討厭,他記得棗泥的點心她也是愛吃的。

“冇有,隻是我的肚子都做好吃山楂的準備了。我好不容易說服它,換成棗泥的吧。結果一點心理準備都冇有……我覺得我期待的事,一件也不會發生,它們總是反著來。”

慕琬開口想說她孩子氣,但是咽回去了。一來是她師父都冇說什麼,二來……她能想清楚這種感覺。小時候大人總覺得孩子們事兒太多,太矯情。歸根到底,還不是一次次失望透了。冇有什麼開心的事,再小的難過也是難過。

“算了,還好不是花椒餡兒的。”

“那是什麼違反人道精神的吃法……”

“啊,我想起來了,是去年的五仁月餅。”

“哦……那時候無棄還在呢。”

“在的。”

似乎剛緩和些的氣氛又跌入了冰點。

可誰也不能怪誰。--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